近日,清和社区丽苑小区一楼开店的王老板(化名),最近被一张当月的水费单“惊”到了:往常每月500块左右的水费,这个月竟要交近900块!“钱多交了是小事,这水漏得心疼啊!”王老板心疼地说。
问题出在哪?王老板和邻居们心里有数:前段时间小区正进行老旧改造,施工队在楼下挖沟时,“哐哐”几下,把自来水管挖断了好几回,水哗哗流。他们赶紧找到社区。
社区工作人员一听,立刻联系了中铁水务。抄表员现场一查,确认:“水费异常,确实是施工挖断管子漏水造成的。”可施工队不认账,说是水管自己老化了,跟他们没关系。两边“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”,僵住了。
面对商户的焦虑和双方的责任争议,清和社区立马启动了“吹哨报到”机制,当起了“吹哨人”。一声“哨响”,兴庆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、中铁水务、街道公用事业服务中心、街道司法所四个部门的工作人员,很快都来到了丽苑小区现场。
在社区组织下,大伙儿围着那张“问题”水费单,查现场、看管道、对数据、讲道理。几个部门的人一起看,一起议。最后,在事实和专业人士的分析面前,责任清楚了:主要就是施工挖断水管惹的祸。
道理讲通了,施工方也不再扯皮,当场拍板:这多出来的近400块水费,他们承担!压在王老板心上的石头总算落了地。“社区这‘哨’吹得真及时,不然这钱真不知道找谁要去!”王老板松了口气。
此次纠纷的圆满解决,是清和社区深化运用“吹哨报到”机制服务群众、化解基层矛盾的生动实践。通过社区精准“吹哨”,相关职能部门迅速“报到”、联动处置,有效破解了单一部门难以解决的“责任认定难”问题,及时回应了群众关切,保障了商户的切身利益,也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顺利推进营造了和谐的环境。清和社区负责人表示,将继续用好“吹哨报到”这把“金钥匙”,聚焦群众在改造过程中的“急难愁盼”,确保民生工程真正惠及于民。